全國助殘日,實拍北京市首傢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

5月20日第28個全國助殘日當天,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愛?手拉手”為主題的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開放日活動在海淀區清河街道職康站舉行。中國殘聯理事長魯勇,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市委副秘書長李必友,市政府副秘書長尹培彥,市殘聯理事長吳文彥等領導走進我市首傢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

魯勇、王寧等領導到殘疾人傢中走訪慰問

魯勇理事長和王寧副市長等領導一行首先來到一戶海淀區殘疾人傢庭走訪慰問。殘疾女孩小杜通過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項目成功到小米公司就業,不僅增加瞭傢庭收入,還真實地參與到瞭社會生活中,精神面貌發生瞭很大改變。

“聽到你還在工作中交到瞭朋友,我們都為你開心!”聽完小杜和傢人對於生活和就業的介紹,各位領導都很欣慰,魯勇理事長首先向殘疾人及其傢屬表示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王寧副市長鼓勵小杜要堅定生活的信心,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扶下日子會越來越好。

隨後,魯勇理事長和王寧副市長等領導一行來到清河街道職康站,“愛·手拉手”助殘日主題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參觀台灣電動床3D打印

3D打印作品展示

職康站展示區現場非常熱鬧,工作人員逐一向大傢介紹瞭3D打印、美甲、擴香石制作、孔氏琺瑯工藝、剪紙、按摩、茶藝、盤扣、書畫等殘疾人技能展示。

在“愛立方”產品展示展賣區,曹氏風箏、燈籠、絹人、刺繡、軟陶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殘疾人手工產品正在進行展示展賣,不少市民被殘疾人精湛的手工藝品所吸引,不時地駐足觀看。

如此精美的琺瑯手表

也是出自殘疾人之手

上圖中的女孩有聽力障礙

盡管帶著助聽器

日常仍需要用手語溝通交流

但對於她的工作

聽力障礙卻成瞭一個“幫助”

聽不到外界的聲音

讓她的心內更為平靜台灣電動床

平淡無奇的顏料

在她的筆下變幻出瞭星空與世界

隨後,領導們一行走進北京市首傢殘疾人幫扶就業基地——海淀區清河街道職康站,小米公司就業的殘疾人與該公司健全員工正在現場制作小米LOGO杯墊,這些杯墊將成為小米公司的客戶禮品。

首個幫扶性就業基地的崗前培訓

在崗前訓練區,殘疾員工們正在認真地練習紙質檔案分揀、掃描、存檔等現代化職業技能。據瞭解,清河街道職康站已有20名殘疾人在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的協助下與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瞭勞動合同。

殘疾員工小磊正在分揀檔案

小磊是一個多重殘疾人,緊張的時候手指會一直輕微發抖。2014年,從海淀培智學校畢業後的小磊曾多次嘗試就業,都沒有成功,便來到溫馨傢園邊繼續接受工作技能培訓,邊繼續尋找就業機會。終於,在去年11月份成功入職小米,從事分揀工作。

將不同文件按順序疊放,再用別針將文件和一個小塑料袋固定在一起,最終裝袋。這套簡單的動作對於小磊而言卻並不容易,活動現場略有緊張的他試瞭十幾次,才把別針別好。

雖然不易,但仍每日努力。如今,小磊每月有兩千餘元收入,還有五險一金,成功靠雙手解決瞭自己的生活問題。

看到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建設取得瞭初步成效,王寧副市長很高興。他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殘疾人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他表示,建立100個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納入瞭今年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是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共奔小康的一項創新舉措,目的是通過崗位定制服務,為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開辟新路徑,為解決智力殘疾人、精神殘疾人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等群體的就業難題創造新經驗。

王寧強調,要全力以赴把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建好、建出實效,深化殘疾人就業服務,為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殘疾人就業更加充分、更有獲得感。希望有更多優秀企業瞭解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建設,積極參與進來,探索、完善崗位定制模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據北京市殘聯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市殘疾人就業已形成瞭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局面。截至2018年5月20日,全市持證殘疾人51.76萬,其中勞動年齡內18.86萬,已就業殘疾人13.03萬。為切實解決未就業殘疾人勞動力技能低、渠道少和企業招聘難、顧慮多的矛盾,暢通殘疾人就業“人崗匹配”渠道,市殘聯計劃依托殘疾人職康站、溫馨傢園等基層服務設施,建立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為用人單位開展殘疾人崗位定制提供綜合性服務,促進殘疾人充分就業。

來源丨北京殘聯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lnpf375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